最近几年各大运营商以及各种银行的储蓄卡甚至信用卡,都盯上了大学生这个群体,据业内人士说,大学这个群体是快肥肉呀!甚至比社会上的很多资源都有优质,难怪各路商家都蜂拥而至。
高考过后,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现场,往往银行卡和手机SIM卡成了必备
可是今年的有些商家不免让人觉得有点心急了些,据悉,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运营商的SIM卡甚至银行的信用卡或者储蓄卡,已经与当地的某些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在新生入学的录取通知书里面的夹寄。
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的银行卡和手机卡,有的甚至夹寄的是银行的信用卡
2017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招标采购官网上面显示,云南省移动丽江分公司发布单一来源采购公告,计划在录取通知书里面夹寄中国移动SIM卡预计8千多份!
工信部:严禁录取通知书中夹寄SIM卡
强行夹寄银行卡和手机卡难免让人有种强制消费和绑架消费的感觉
我们通过工信部发布的《意见》中看到,第一条就开门见山叫停了运营商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的 “潜规则”,连口头协议也被禁止。工信部在《意见》中明令指出,所有诋毁竞争对手,开展与竞争对手的通信网络、电信终端设备进行对比的宣传或者任何影响竞争对手正常开展业务的宣传都将被叫停。而未经用户同意、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行为也将被判处违规。
那夹寄银行卡是否也涉嫌违法?
录取通知中夹寄运营商的SIM卡是工信部命令禁止的,而夹寄银行卡也是涉嫌违法的
据法律界相关专业人士介绍,公民身份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学校向商业机构提供其掌握的学生身份信息,不管其动机如何,都构成了民事侵权。另外,学生本可选不同银行,但是学校与某一家银行签署协议批量办卡,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相关规定,属于不正当竞争。无论银行卡是否激活,都是一种典型的强制消费行为,学校和银行双方都负有责任。